国内专家热议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尊重原创坚持引领是制胜之道
“宁愿不要诺奖也不要全球变暖”,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获奖者之一的德国科学家哈斯曼(Klaus Hasselmann)说。
“科学家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来敦促人们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过去人们往往不愿做出改变。”哈斯曼在获奖后的采访中表示,“但他们现在必须对几年后会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
既是科学研究的巅峰,更是对人类未来的探寻——截至10月6日,2021年诺贝尔奖三个自然科学奖项已经全部揭晓,展示出了对人类命运、对不懈钻研精神的关照。
对此,国内专家学者也展开热烈讨论。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国内院士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诺贝尔奖坚持原创基础研究的宗旨未变,今年也融入了对于人类发展起决定性因素重大事件的考量,比如气候变化问题。
关注人类命运与气候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两大奖项的获得者所做的工作,都与人和自然环境相关。
今年的物理学奖罕见地颁给了气候学家,以表彰他们对帮助人们理解复杂物理系统以及预测气候变化的贡献;诺贝尔化学奖颁给新型催化剂的发明者,这种构建分子的新工具有助于更加环保地进行从药物到电池等产品的生产制造。
在奖项公布后,瑞典皇家科学院采访了获奖者。今年物理学奖三位获奖者之一、日裔美籍科学家真锅淑郎(SyukuroManabe)表示,他相信今年的物理学奖反映了瑞典皇家科学院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认可。
“气候变化将随着更多干旱、暴雨、陆地变暖和极地冰层融化而继续加剧。”真锅淑郎说道,“如大家所知,已经有许多现象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发生,我认为这也是这次评选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奖项的原因。”
真锅淑郎从上世纪60-70年代就开始了地球气候系统数值模拟的尝试。德国科学家哈斯曼在大约10年前开发了与预测全球气候变暖相关的模型,这些模型有助于证明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大气温度升高。
另一位物理学奖获奖者、意大利科学家乔治·帕里西(GiorgioParisi)向即将参加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世界领导人传达信息,他说:“我认为,我们必须做出真正且非常有力的决定,并以非常快的速度推进气候变化谈判。”
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在历史上已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但将诺贝尔物理奖颁发给气象学家仍是首次。
本世纪内,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气候小组于2007年获得和平奖;威廉·诺德豪斯(William Nordhaus)因将气候变化纳入西方经济增长模式分享了2018年经济学奖。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在谈到今年的奖项时说道:“科学事实的怀疑论者应该消退,因为人们已经听到了关于气候科学的清晰信息。”
地球系统模式在气候变化和变率的机制研究和预测预估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模拟不同温室气体浓度下地表的平均情况,而且能够很好地模拟如地球轨道变化、火山爆发、人为排放气溶胶以及气候系统的内部变率等对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在极端事件(如极端暴雨、极端高温、寒潮、洪涝灾害、强台风等)的预测预估、局地气候变化、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率等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为我们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李熙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李熙晨表示,地球系统模型的数值试验告诉我们,冰川加速融化不仅受到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所引起的局地辐射强迫的影响,而且通过大气遥相关等过程受到中、低纬度海洋的调控。这对我们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探索未知领域深入挖掘
对事物本质的探寻往往能够使人们做出最了不起的发现。我们如何感知环境?这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最深刻的问题之一。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科学家大卫·朱利叶斯(David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Patapoutian),他们因发现人体感知温度和触觉的受体获奖。
朱利叶斯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共同导师兰迪·谢克曼(RandySchekman)教授在诺奖揭晓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卫的工作已经获得无数殊荣,获得诺贝尔奖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朱利叶斯认为,对于生命而言,没有任何感觉系统比疼痛更重要,但几乎没有任何人真正了解疼痛的机制。帕塔普蒂安也在获奖后表示:“当你发现一个不太了解的领域时,这便是一个深入挖掘的好机会。”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科技大学神经科学家胡霁所从事的神经系统研究方面的工作,正是建立在今年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子机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的。胡霁对第一财经表示:“两位诺奖得主研究的是分子层面的机制,也就是如何将人体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转化成细胞可以识别的生物信号。这是一个最底层的机制,这项工作也是人们期盼已久的诺奖标的。”
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在10月5日的一场公开学术演讲中提到最新揭晓的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时表示:“今年获奖的是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机制,但是就像美国物理学家亨利·罗兰在一百多年前所做的演讲《为纯科学呼吁》,诺奖也再次提醒我们基础科研的重要性。”
日本在2000年初提出“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宏伟蓝图后,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科院神经科学家孙强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日本对基础科学的重视,以及更多的日本人对科学执着追求密不可分。“我们看到近20年来,已经有约20名日裔科学家获奖,这是因为在日本,对科学的热爱充斥在每个科研工作者的血液中。”孙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而且他们可以以接力的形式完成需要长时间、多人投入的工作,比如NOD(非肥胖糖尿病)小鼠的培育成功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如果不是原创那么就引领
如果说发现人体感知机制的研究,是一项没有任何争议的原创性的工作,那么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则授予了在一个领域具有引领作用的科学家。
德国科学家本亚明·利斯特(BenjaminList)和英国科学家戴维·麦克米伦(DavidMacMillan)因开发用于构建分子的新工具获奖,这种被称为“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工具有助于以更加环保的方式制造包括从新药到电池在内的产品,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约翰·阿奎斯特表示:“这个催化概念既简单又巧妙,事实上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没有早点想到。”
“有机催化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它确实引发了许多不同的研究,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在于,你不必拥有大量的设备和大量的资金,就能在化学领域做出很好的工作。”麦克米伦在获奖后表示。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目前全球35%左右的GDP都以某种方式涉及到化学催化。
“诺贝尔评选委员会倾向于奖励给一些重要但可能都被忘记了的人。”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Levitt)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有机催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具,虽然这种反应过去很多人做过,但是没有人想到将它变成一个广谱的催化剂,两位科学家提出这一新的工具后,引领了有机催化领域的迅速发展。”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院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他进一步分析称:“这说明科学创新并不一定要完全是原创,但是一定要是能够引领一个新的潮流,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在实验室或者工业上的应用,都会增加很多分量。在国内开展课题研究的时候要多考虑这两个因素,要有勇气开拓新的领域,而不是跟风做研究。”
马大为认为,在找科研选题的时候,如果能够不仅仅凭借兴趣,同时能够有针对性地瞄准工业和市场的需求,那么更有可能做出有重大产业影响的成果。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wyl860211@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推荐
- 科学大院公众号|招聘4名编辑|北京工作
- 夏令营 | 2022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报名通知
- 【The Plant Journal】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焦雨铃研究组综述植物单细胞组学的研究进展
- 北京科学中心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互访调研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 央视新闻再次携手北京科学中心“共上一堂课”
- 北京科学中心与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合作交流会举办
- 博士招聘 | 上海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技术大学
- 北京一幼·家长课堂丨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用爱和智慧为孩子的快乐成长奠基
- 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地理科学类一流专业排名,北京大学等雄居第一
- 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生物科学类一流专业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第一
- 北京著名专职保健医师胡维勤:西医是一门科学,中医是一门哲学
最新资讯
- 科学大院公众号|招聘4名编辑|北京工作
- 夏令营 | 2022年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报名通知
- 【The Plant Journal】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焦雨铃研究组综述植物单细胞组学的研究进展
- 北京科学中心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互访调研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 央视新闻再次携手北京科学中心“共上一堂课”
- 北京科学中心与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合作交流会举办
- 博士招聘 | 上海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中国技术大学
- 北京一幼·家长课堂丨科学做好幼小衔接教育——用爱和智慧为孩子的快乐成长奠基
- 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地理科学类一流专业排名,北京大学等雄居第一
- 校友会2022中国大学生物科学类一流专业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第一
- 北京著名专职保健医师胡维勤:西医是一门科学,中医是一门哲学
- 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2年公开招聘公告(含大气科学)
- 北京租房群【房东直租无中介费】13号线新龙泽站龙泽站、昌平线生命园站附近昌平区西二旗龙泽人家两居室精装修整租
- 2022年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暑期夏令营报名通知
- 北京事业单位招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下属单位招聘
热门新闻
猜你喜欢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工作人员招聘公告( 共招1人,1个职位 )
- 10KM健康跑成绩查询&证书下载&照片下载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考研|北矿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最详细考情分析(复习经验,时间规划,复试,报录比)
-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手机app下载~
- 北京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招聘启事
- 初三物理-王玉峰 网盘下载
- 看翱翔化学与生命科学领域培养基地——北京市第二中学培养的这位翱翔娃!
- 福利|中学、小学上册教学资源包大全免费下载(20211008版)
- 【地空·通知】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研究生会第十九届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和第九届常务代表委员会会长候选人报名通知
- 高二生物-徐京 百度云下载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人员招聘公告( 共招1人,1个职位 )
-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为祖国庆生!航天科普,北京科学中心开展啦
- 我区斩获6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项
- 北京科学中心:面向所有少年儿童征集手绘创意海报作品
- 10月11日截止,北京经开区科学技术攻关先锋港(2021年度第二批)申报!
- [地质港招聘-北京-地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21-10-03)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沉简实验室招聘科研助理( 共招1人,1个职位 )
- 国庆长假带娃好去处,北京科学中心科普剧播不停
- 今日直播!走进前沿交叉科学:Exploration-前沿交叉科学北京论坛
- 喜报!民生银行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可推官方下载,可推小程序怎么赚钱
- 北京快招聘 |【科研院所】【国有企业】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最新招聘
- 可推怎么赚钱,可推怎么下载
- 走进前沿交叉科学:Exploration-前沿交叉科学北京论坛官宣
- 02J401 钢梯PDF格式电子版下载
- 学习科学赋能“双减”(一)——北京市朝阳区思考与实践
- 【学史力行促创新】市政集团四公司斩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喜报快快转起来!
- 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的通知(第二批)
- 王昱珩:环球博物馆中的自然科学 【热衷分享】
- 第八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强化挑战班年会第一天日程回顾丨SKY·学术
- 李克强考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调研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
- 我区斩获6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奖项
- 推免通知+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第二批)
- 【科技创新】赞!市政路桥集团荣获两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群峰教授团队Science: 在仿生高分子碳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 「学习强国」来备考(4)——快速获取科学常识的3种渠道,最推荐「中心」
- 本学期讲座一览|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马寅初人口科学演讲系列
-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和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 复试名单+2|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沉简实验室科研助理招聘公告( 共招1人,1个职位 )
- 【妇产要闻】北京妇产医院中心实验室开展“妇产科学实验操作技能”培训
- 2021益谷高峰论坛暨北京益谷检测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 中 国 检 验 检 疫 科 学 研 究 院检验检测检疫技术培训中心中标培()标准化技术研究院
- “国家反诈中心APP”下载方法与教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程群峰教授Science:史上最强Mxene薄膜!
- 红队考核靶场ack123下载和搭建
-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文末附投稿须知
- 哈特三部曲3本书籍,下载地址在底部
- CSSCI|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文末附投稿须知
- 龙门神途手游官方下载醉江湖新版仙侠复古
- 文章精选|北京大学马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李先江: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双酰胺类药物的高效富集
- 强大的百度文库下载工具 | 免费的高颜值文件管理器 | 一只捣乱的桌面宠物鹅
- 央企/国有单位,北京招聘,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22年招聘
- 遛娃|北京科学中心儿童乐园
- 北京益行智库信息科学研究院祝全国人民节日快乐,祝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
- 事业编,北京事业单位招聘,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022年度“优培计划”招聘
- 民生银行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21年招聘公告
- 【科学膳食 不负好“食”光】—北京金色摇篮葫芦岛婴幼园膳食委员会会议
- 北京经开区企业北方华创缘何成为科学技术奖宠儿?答案在这→
- [图说招聘-北京-建筑]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10-01)
- 【怀柔新闻】“十四五”时期:推动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现新突破